第7章 第七章 初入桃花村

不管何人来劝,顾嘉月都坚定的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侯府的想法。

最后众人没了办法,只能随了她的心意。

时光悠悠流转,顾嘉月离开侯府的日子日益临近。

临行之际,侯府上下众人皆来相送。甚至将原身居住了十几年的小楼里的东西都打包让她带上了。

顾嘉月想要拒绝,侯夫人一句留着做念想,她就再也说不出一句话。

罢了罢了,侯府家大业大,也不缺这点东西。

再说阁楼里的东西都是原身用过的,再给谁用也不合适,带着确实也能做个念想。

侯夫人紧紧拉着顾嘉月的手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几欲夺眶而出。

“月儿啊,你定要好好照料自己,倘若遇上什么难处,就速速写信回来。”

侯夫人语带哽咽,满心的担忧与不舍尽在其中,“若是乡间日子太过艰苦,你便回来,娘亲养你。”

顾嘉月望着情真意切、忍不住抹泪的侯夫人,心中不禁涌起丝丝缕缕的离愁别绪,鼻头陡然一酸,眼眶也微微泛红,轻声说道:“您尽管放心。嘉月定会好好照顾自己。”

顿了顿,她又俏皮一笑,“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,可别偷吃糕点!望舒可是会监督您的哦。”

言罢,她又看向侯爷,“还有您,我把您藏在书房的酒带走了,往后可别再喝了。您还得等着我给您砍柴呢!”

侯爷与侯夫人被说得脸色微微发红,既有些羞赧,又带着几分无奈,原本满心的伤感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调侃冲淡了些许,此刻只盼着她赶快启程,可千万别再说出什么让他们形象“受损”的话语。

没瞧见那些丫鬟小厮都在一旁捂着嘴偷笑么?

就这样,顾嘉月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,以及一众丫鬟护卫,踏上了归乡之路。

越往西南行进,沿途人烟愈发稀少。

“恭喜宿主成功激活教育系统(地狱版)。现在发布第一个任务:请宿主于二十日内收到三个学生(注:年龄不能超过十岁)。”

马车刚进入安南县的地界,系统的声音就响了起来。

他就像学校的上课铃,无比的准时。

呵呵……

顾嘉月都被气笑了,如今自己只剩下三十天的寿命了,系统居然给她二十天来完成任务。

“要是完不成怎么办?”她没好气地问道。

“没关系呢宿主。咱们已经绑定,除非宿主飞灰湮灭,不然可是要生生世世永相随的哦。所以就算你死了咱们大不了重新换个地方教书而已。说不定在地府教书积分更多?”系统的声音听着格外欠揍。顾嘉月甚至从其中听出了期待?

呵呵,谢谢,并不是很想这样。顾嘉月心中腹诽。

“宿主别难过,咱这个系统可是能升级的。只要你好好完成任务,系统带着你走向巅峰也是指日可待的。”系统还在不遗余力地“画饼”。

再次谢谢,并没有被安慰到。并不想走向巅峰长,只想躺平。

顾嘉月满心无奈。

“小姐,我们到了。”花朝的声音适时响起,打断了顾嘉月的思绪。

顾嘉月收起手中的书卷,微微掀开马车帘子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却尽显萧条破败的城墙。

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,大多身着满是补丁的短打衣衫,双眼浑浊无神,脸上刻满了生活的沧桑与麻木。

城墙下,有一些老妪正在售卖东西,她们眼中满是期待,眼巴巴地望着路过的行人,可那些行人都行色匆匆,她们售卖的野菜无人问津。

“蔡嬷嬷,你拿上几个大钱去将他们手里的东西买了吧。”顾嘉月心生怜悯,开口说道。

这个县城如此穷困,不由得让她想起前世去偏远山区支教时的所见所闻。

那也是西南的一个小山村,周围三个村子共用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学校,可学校里仅有十来个学生。

他们与外界几乎隔绝,在她去支教之前,连英语是什么都不知道,所用的课本还是十多年前的旧版本。

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少年宫,什么是博物馆。

一节课只讲一道数学题,第二天上课前提问,竟然还有同学回答不上来。

他们行事懒散,每天上学都会迟到,行为举止也颇为粗鄙,经常张口就是脏话,还随地丢垃圾、吐痰。

他们读书并非为了考大学,那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,只是想着能会写自己的名字,会算账,以便日后出去打工。所以那里的辍学率很高,这一度让顾嘉月感到十分无奈。

但同时,他们也是纯真善良的。

刚到那里的时候,顾嘉月因为水土不服,嗓子发炎说不出话,那些调皮的孩子便上山去摘金银花来给她泡水。

她始终记得一个很腼腆的女孩子给了她一颗牛奶糖,“老师,你用热水泡开会有淡淡的牛奶味,很好吃的。”

那颗糖的包装有些褪色,边边角角还沾染了一些污垢,看上面的生产日期,已经过了保质期。

其他同学说,这颗糖是去年女孩子的父亲回来过年时带给她的,她平时都不舍得吃。

吃了那颗糖,顾嘉月只觉很甜很甜,嗓子的不适也缓解了不少,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教育行业深耕的决心。

“小姐就是心善,那些野菜随处可见,根本不值什么钱。”蔡嬷嬷忍不住说道。

顾嘉月从回忆中回过神来,看着蔡嬷嬷提回来的野菜,确实都是些极为常见的品种,有些甚至在这官道旁就能采到。“无事,我们人多,嬷嬷晚上辛苦些,就用这些野菜包个饺子吧。”

蔡嬷嬷见小姐主意已定,也不好再劝,便顺势坐在马车外面,开始折起菜来。

出门在外,没那么多规矩讲究,这半个月来大家都已习惯了。

“小姐你歇歇,马上就要进城了。”花朝将顾嘉月手中的书卷拿走,拿出一块点心放在她手上,还贴心地倒了一杯温茶。

正好,城里喧闹嘈杂,确实不适合看书。

而且在路上的这半个多月,顾嘉月对这个王朝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。

“蔡嬷嬷,进了城你先不用跟我去村里,你带着这些东西先在城里买一间房存放,然后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,等我有空了可以去看看适合做什么营生。总归是要做点挣钱的买卖,不能坐吃山空。”顾嘉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。

虽然侯府给了她很多东西,但大多是女孩子日常用的物件,这些东西虽值钱,却不能随意拿出去换成现银。

“好,听小姐的。那我先让康子自己往前去探探路。”蔡嬷嬷应道。

康子是蔡嬷嬷的儿子,此次也跟着一同前来。

“嗯,嬷嬷自行安排便是。”顾嘉月点头同意。

事情商定后,从北门进城后,蔡嬷嬷便带着大部分东西离开。

而顾嘉月则带着花朝和两车物品,径直从西门再次出城,朝着桃花村的方向进发。

乡村的道路远不如官道那般宽敞平整,一路颠簸,顾嘉月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快散架了,要不是这具身体较为娇弱,她都恨不得自己下车走路。

“小姐,到了!”终于,在她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,赶车的车夫将马车停了下来。

此时正值春末夏初,村口的田地里满是正在忙碌的村民。

村子地处偏僻,平日里连牛车都难得一见,更何况是两辆精致的马车。

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,好奇地朝她们这边张望。

花朝跳下车,笑着向不远处的一位大娘询问:“大娘,您可知顾家住在哪里?”

大娘放下锄头,用围裙擦了擦手,走近了一些,说道:“姑娘你问的是哪个顾家?咱们这个村子里大多数人都姓顾呢,你知不知道他的大名啊?”

大名肯定是知道的,但那是小姐爷爷的名讳,她一个小丫鬟怎敢直呼?

顾嘉月也想到了这一点,没有丝毫犹豫,便从马车上下来,说道:“大娘,我们找顾玄海顾老爷子。您知道他家在哪里吗?”

她以后是要在村里长久生活的,总不能整日待在屋里,足不出户。

再说偏远乡下饭都吃不饱,哪有那么多规矩?

为了能更好地融入村子,顾嘉月特意学着顾望舒的样子,将头上的首饰尽数收了起来,把又黑又长的头发编成麻花辫,既简单又大方。

然而,她唇红齿白,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小养成的优雅气度,还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与常人不同。

大娘何曾见过这般貌若天仙的人物?一时间,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地轻柔了许多,甚至还说起了并不熟练的官话:“你说他家啊?你顺着这条路往前走,就能看到一棵大榕树,看到大榕树后,再往左前方走,第三家就是了。”

“多谢大娘了。”顾嘉月欠身行了一礼,随后从马车上拿出一包糕点递给大娘,以表感谢。

大娘连忙摆手拒绝:“别别别,就是顺口说句话的事儿,姑娘快收回去,咱们乡下可不兴这些。”

但顾嘉月还是坚持将糕点塞到了大娘手中。

她深知自己是要在这个村子定居的,日后还要在村里开展自己的事业,所以和村民打好关系至关重要。

等顾嘉月离开后,大娘打开糕点,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
早已在一旁观望的其他人也纷纷围拢过来,看着这盒糕点惊叹不已。“乖乖,这有钱人就是不一样,看这糕点都快赶上全福斋的上品糕了吧?也不知道味道咋样?”

“我看那姑娘身上一件首饰都没有,就算是有钱人,也应该是个破落户吧?”有人小声嘀咕道。

“你可别乱说,人家那叫低调。你没看到拉车的那匹马吗?如此健壮,一般人可养不起。”立刻有人反驳道。

“哎哎哎,张大娘,刚刚那姑娘问的是哪家?”有人好奇地问道。

张大娘将糕点重新包好,生怕他们的口水滴在上面,说道:“问的是顾玄海家。也不知道他家走了什么狗屎运,前段时间也来了一群人找,现在又有人找。”

“哎,我听说啊,上次那些人是从京都来的,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他老三家的丫头呢。那丫头从小就长得漂亮,你们说他家是不是把姑娘卖了?”有人开始八卦起来。

“哪呀?我跟你们说,其实啊....”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议论纷纷。

顾家人对此浑然不知,自己已然成为村民们热议的焦点。

点击获取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