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原来你也在这里

凌太医顿时变得紧张万分,伞是黑色的大骨伞,伞柄光滑如昔。

他偷摸着躲在假山后面,生怕被人发现了行踪。

好久没有听见她的声音了,她的平安脉不是他请的,他也没有理由去她的宫殿。知道他进宫当了太医,她不惜一切地制造机会远离他。所有能见到他的场合,她都不在场。

“昭仪,奴婢粗心,把您的披风落在卫昭仪的大和殿里了。”是她的贴身婢女汀洋在说话,他认得她。

她接过汀洋手上的浅色油纸伞,自己撑着,“那你回去拿吧,这会也没什么雨了。我正好想再看看这些红色茶花,你去拿也不必麻烦她差人再送人。”

“诺,奴婢去去就回。”汀洋很快就原路折回,留下她一个人在御花园里。

堂堂大夜后宫的昭仪,就算是去大和殿与卫昭仪说话解闷,也不至于就带一个婢女在身边吧?凌太医斜着伞往前倾身靠的更近,以便把她看清。

只见她素手芊芊轻执娇花微微地嗅,她嗅得花香满鼻息,落在他的眼里,却比那花儿还要清丽。眼前这一片又一片红色的茶花,衬着素色的她,美得不像话。

“你打算躲到什么时候?”她突然开口说了这句话。

凌太医贴着假山,她却是在对着红色的茶花说话,不是对着假山的方向。自欺欺人地想,她没有发现他。

“以前你不是这样畏手畏脚的。”她忽然就笑了,手拈一朵开的热闹的红茶花,也不怕冷。

凌太医轻轻呵笑一声,从假山后出来,刚才因为担心被发现,伞是斜着打的。一出来才发现左肩上湿了一大片,冷得很。

“臣见过连昭仪。”他循着宫规礼仪,叫着她的位分给她见礼。

连昭仪的笑容淡淡的,茶花上有雨水,顺着花瓣流到她的手背上。那么冷,她都不愿意往回缩手,“原来你也在这里。”

看,他多么娴熟的问候,她就应该回给他一个天衣无缝的你来我往。“凌太医有礼了。”

他们明明那么久没有见,却把彼此的身份记得那么清楚。

“这冬天的雨水冰冷入骨,连昭仪仔细可别让寒气入体。”凌太医尽量挑生疏的字眼来和她说话,她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?

她生在比未安城还要寒冷的北地,哪里怕这样浅的冷意。他忘了吗?“多谢凌太医提醒。”

终于还是收回手,想要找手帕来擦擦沾上的雨水,却怎么都找不到。连昭仪才想起,她刚才要凑近了看红色茶花,手帕就顺势让汀洋收起来了。

她右手打着伞,因为走路的缘故,浅色的裙摆微微被染脏了。她的左手想要垂下来,让它自然风干。

凌太医看不过眼,掏出袖口的白帕子递给她,“连昭仪身子金贵,可不能疏忽大意。”

满嘴的仁义道德胡话,连昭仪不想接他的白帕。没想到他这个习惯,一直没改。

她不接,他就一直伸手在空中,保持递白帕的姿势。

最后连昭仪没法子了,只能接过来攥在左手心,“多谢凌太医。”

“天气这么冷,连昭仪该回三和殿才是。“凌太医撑伞的手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,不敢动不敢换,手指变得僵硬无比。

他们的那些过往,他果然如她所愿,都忘记了啊?

“那年我进宫,天气也像这样。一样的冷,一样的雨,可我们的命运,终于如此不同。”

“连昭仪,臣正要去尚林轩给容顺常看诊,就先行告退了。”凌太医不敢再留,她是在埋怨吗?她有什么资格,以什么立场来后悔呢?

连昭仪想把他的白帕还给他,手指动了一动,还是没有松开,“容顺常她,恢复得怎么样了?”

“臣代容顺常谢过连昭仪的关怀。容顺常恢复得大好了,只是脚踝上的老鼠啃噬伤口有些恶化。”凌太医只这么说,不打算多说别的。

“她如今还没有正式听封,就已经深得皇上宠爱,说不定日后我还要仰仗她的提携。”连昭仪转变成凌太医最讨厌的语气,瞬间变成一副讨好的嘴脸,哪里还是刚才他在假山后看见的纯洁无瑕。

最后给她行了一个礼,凌太医撑着宽大的油纸伞走了,留下连昭仪和满园的红色茶花。“你还是喜欢冬天吗?”

他的白帕他是忘了还在她的手上,还是不想要了?连昭仪拿不定主意来回答他的提问,最后还是接住宽大袖口藏住白帕,“自从进了宫后,我发现我更喜欢春天。那个时候,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,春风十里……”

果然是她倾心于皇上之后,心中的希望生生不息,凌太医退后三步,撑伞离去。

他听不见,她低进尘埃里的声音,“却都不如你。”

没见到他的时候,连昭仪时刻不忘提醒着自己,他们两个人是不可能的了。可是等到她看到他了,就什么都忘记了。

他,已经放弃她了。他,已经这么讨厌她了。就连多说一句话,都觉得过分。

他依然眼神明亮,笑容温暖。

他还是可以这么轻易的,就撩动她的心弦。

佩姑姑捧着针线进来,“太后,这百子被的最后一针,恐怕还是要您来缝就。”

新阳公主有喜,佩姑姑发自内心地替她高兴。仪宾府来人禀报,文太后也很是开心。

她抚摸着百子被上的各色布料,呵呵笑着,“新阳与仪宾成亲多年,终于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。今晨皇上还问哀家,要送什么贺礼去仪宾府。哀家认为,新阳贵为长公主,什么都不缺,什么都有了。哀家想着,送她百子被,该是最好的祝福。”

佩姑姑跟着笑了,“太后说的是。百子被寓意子孙昌盛、万代延续。在民间啊,亲手织成的百子被也会被当成家传之宝,代代相传。您送给公主这么个贺礼,她心里啊肯定像喝了蜜似的。”

那年新阳公主出嫁,诸事繁忙,她又是一长公主的身份下嫁,婚礼习俗当然不遵循民间的传统。文太后一直想要送一床百子被给她,却总是没有机会。

“真好,这一次,哀家也有外孙了。”文太后是真的高兴,“我们许久没有见到小生命降临到我们之间。现在新阳有夫有子,哀家也对得起她的父王和母妃了。”

“太后多虑了,公主虽然不是您亲生,却一直把您当亲生母亲那么看待。”佩姑姑见文太后提起这件事,脸色又暗下去。

文太后摆摆手笑,“你别说这些话来哄哀家开心,哀家知道,哀家一直都知道。她多么恨哀家当年趁她那么小的时候,把她抱进宫来。”

点击获取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