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,便要到了秀女入宫的日子。这几天,上官紫菀一直都待在房中,由宫里来的教引嬷嬷教授规矩礼仪。
“莞儿。”
父亲上官仪,出现在了她的闺房门口。
“老奴见过相爷!”
宫里出来的教引嬷嬷,礼数自然是比寻常奴婢要周到,上官仪让福伯塞了点赏银,那两个教引嬷嬷便答谢着出去了。
“父亲!”
许是这两日跟教引嬷嬷学规矩习惯了,上官紫菀比往日规矩了不少,反倒让上官仪不适应。可是仔细想来,这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“再过几日,你就要入宫了,为父有几句话,想叮嘱你一下。”
上官仪说着,自然的在桌边坐了下来。
“父亲有话,不妨直说。”
上官紫菀总觉得,今日的父亲,与往日有所不同,沧桑了不少。她心想,许是还在为哥哥的事情不平。
“其实也没什么,为父只是想提醒你一句,在那深宫中,凡事都要小心谨慎,要时时留心,包括你自己身边的人。”
这一番话,说的上官紫菀鼻子一酸,差点没哭出来。
“莞儿,还有一点你也要记住。我与你哥哥,乃至整个上官家,永远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。”
她还没来得及感动完,上官仪的这句话,便是让她彻底流下了眼泪。
东靖三十八年七月十七,秋天。上官紫菀怀着对慕容旭的眷恋和忐忑,跨进了深宫。成为后宫无数妃嫔之一,从此,一道宫墙网住了她往后的岁月,卑微,荣耀,算计,争斗,统统在这面高不可越的宫墙之中。
上官紫菀一身宫装打扮,依旧是自己最心仪的紫色裙装,梳了精致的发髻,簪了花。在教引嬷嬷的搀扶下,踏上了入宫的马车。
上官紫菀拨开帘子,依依不舍的惜别家人。上官家的所有人,都立在门口为她送行,母亲章氏难掩不舍,举着丝帕拭泪。惹的她也红了眼眶。
马车经过漫长的颠簸,终于到了宫门口。
“小主,我们到了。”
教引嬷嬷在外面小声的提示着。上官紫菀由茯苓跟半夏扶着,下了马车。像她如此家世的小姐,是可以带自己的贴身丫鬟进宫侍候的。
宫门口,整齐的停着一长排马车,有几个早到的世家小姐,正聚在一起聊着天。见她来了,纷纷走上前来。
“紫菀妹妹。”
走在最前面的,是叶疏影,兵部叶尚书家中的独女。平时跟上官紫菀也是常有往来,比起别人,自然是更熟悉些。
“叶姐姐。”
上官紫菀见了熟人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亲切的握手言欢。几个人聊的正起劲,远远的,又来了一辆马车,比起上官紫菀她们几个的,略显寒酸。众人正好奇着,待看见沈千寻缓缓走下马车时,眼里分明都是嫌弃跟鄙夷。
沈千寻没有家世,依照规矩,莲心是不可以随侍在侧的。跟这些有丫鬟在身边的小姐们比起来,显得有些孤单。
“我当是谁呢,原来是京城有名的沈大小姐啊,怎么沈大小姐今日出门,这么简朴呢?”
佟云澜声音尖细,一干人等听了这话,都捂着嘴笑。沈千寻本来就跟这些小姐们格格不入,这会,更是不知道该往哪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