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府这位六姑奶奶李晴,在李青瑶看来是愚不可极之人。
李晴是庶女,出身是不怎么好。可当李为官至礼部尚书之时,她却是整个尚书府唯一末出嫁的姑娘。
那时想同李府联姻的望族可算不少,虽说不可能嫁与嫡子长孙做当家奶奶掌管后宅,可嫁与旁系子孙也是享一世荣华了。
可她偏偏倾心于在大长公主府宴上有一面之缘的孙仁志。
孙家乃将门,孙仁志虽然是嫡子,父辈却只有五品官职。两府虽然府门有些相差,可庶女嫁嫡子,还算合适。
大长公主许是在府宴上便觉得两个人各方面都登对,所以当日便调笑说要做媒,待孙仁志功成名就之后回来娶李晴过名。
这门亲事若是真的成了,也是一则佳话。谁知不到一个月,孙仁志便战死杀场,骸骨还乡。
两个人的事,理应说到这里也就结束了。毕竟只是大长公主随口一说,又不是皇帝亲下圣旨。两府私下也没联系,更没有采纳过礼之说。
谁知在孙仁志落葬之时,李晴突然寻死,说要给孙仁志殉葬。家中仆人奴才看着不让她死,她就绝食。后来实在寻死不成,就梳起妇髻,立誓终身不嫁。
这事被大长公主知道后,大长公主说李晴痴情一篇,此心可表。于是,去和皇后请了个旨,把李晴收为干妹。
这样一来,一场闹剧成就了一个痴心不负的美名。
傻是不傻?
李青瑶暗暗冷笑!
如果两人有婚约她守这份情也就罢了,可什么事也没有,竟是硬生生为一个死人把自己一辈子给毁了。
那名声是能吃还是能喝?
她上一世,李晴最后放火自焚了。就在,老祖归天后不久。
心里想着事,也没注意别的。直到琉璃叫,李青瑶才看到陪在自己身边缓行的李青梦。
李青瑶微微歪头,对李青梦一笑,算是打招呼了。
“小妹在想什么,我叫了你两声你都没理。”李青梦提了提裙,躲过小径上支出的花枝。
“没什么,天热,有些乏。”李青瑶草草应付了句。
“既是乏就回去歇着,这又是想去哪里疯玩。”李青梦抬手贴在李青瑶额上,又摸了摸自己的,“还好,不热,可也别在外面晒着,这太阳太毒。”
李青瑶本不想告诉李青梦自己的行踪,可一想后宅就这么大个地儿,自己往哪去问问洒扫的婆子就知道了,实在没什么好瞒的。于是如实道,“上几日病着时,六姑姑去看望我。如今我好了,自是要来回看六姑姑。”双眸一扫花萼臂弯间挎着的食盒,问,“二姐可一起去?”
看样子,这主仆两是要去看人,只是这府里又没有外人……
心中疑虑才起,李青梦笑了,“本来我是得闲,亲手做了你爱吃的桂花糕看你,和你说会儿话。可就刚刚,老太太命人来叫我,所以……”
接过花萼手中的食盒送到琉璃手中拿着,李青梦道,“小妹自己去,我便先回去了。下次得闲,再和你一起来看六姑姑。”
说完,带着花萼走了。临转身时,还叮嘱李青瑶,“你莫要贪玩,糕点也莫要多吃,小心过会儿子吃不下饭。”
琉璃看了眼手中食盒,对李青瑶道,“姑娘,这……”
谁自家院子里看人还拎东西,多别扭啊,和外人一样,也只有李青梦能干得出这种事。
可这都走到老祖院子前了……
“拎着去吧……”
李青瑶转身,一脚踏进老祖的院子。
老祖的院子偏僻,人少。院子里除了一个洒扫婆子外,再无他人。虽然李青瑶的目的是老祖,可要先从李晴下手才行。可要去见李晴,老祖的照面儿还得打。
这弯弯绕绕的,虽累,却也不得不这么做。不然让老祖知道了自己是有意接近,只怕预想的目的就达不到了。
于是李青瑶向那婆子走去,说要给老祖请安。那婆子打了个哈欠,用袖子擦了嘴角的口水,给李青瑶行了礼,“三姑娘,老祖清修之中。若是没事,就去别处玩儿吧。”
“那六姑姑呢……”
“哦,找六娘子啊。”婆子往小径里一指,“这个时候,六娘子应该正在看书。”
李晴明了不嫁之志后,便成了府中奴才口中的六姑奶奶。而老祖院子里的人,则叫她六娘子。大梁朝在家修行的女居士一般都这样叫,李晴跟着老祖信佛,这样叫也不算错。
主仆两个得了指引,顺着小路去了。
琉璃悄悄道了句,说那睡眼迷糊的婆子便是宋婆子。然后,又小声道,“姑娘,我感觉六娘子比六姑奶奶好听多了。”
“那以后你就叫六姑姑为六娘子,不止是你,回去后吩咐了咱们院子里的人,不许再叫她六姑奶奶。”
这个院子里的奴才都是亲近李晴的,这样叫李晴,定是因为李晴不喜欢另一个称呼。既是如此,自己就随她的喜欢好了。
李晴是在看书,坐在院子里的桃树下。光速穿过树叶,斑驳落到李晴的侧脸上,照出一层朦胧。
李青瑶细瞄了眼,觉得李晴长的真是好看。标准的鹅蛋脸,弯弯的柳叶眉,眼如含了一汪清泉一样透彻分明。
只是神情太冷,总是一副生人勿进,熟人也勿进的样子。
碧桃坐在李晴旁边打磕睡,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。半睁末睁的眼在瞄到食盒那一瞬,噌的一下就亮了。
“三姑娘,您来看我们姑娘啦。”说着上前,将琉璃手中的食盒接了,“还带好吃的了?是什么?”
琉璃只能递过去,瞄了一眼李青瑶的脸色,回是桂花糕。
李晴眉毛轻挑了下,却没看李青瑶,而是冷冷的出声,“怎么着,不拎些子东西来,就不能登六姑奶奶的门槛吗?”
这是气了。明明自家人,弄的外人一样,她心中不自在。
碧桃推了李晴一下,“姑娘!”
李青瑶两世为人,还真没吃过谁的脸子。若是以前,她……
罢了,好汉不提当年勇。
李青瑶上前行了礼,拉着李晴的手边撒娇边把话说了,“这是二姐做与我吃的,正好花园里遇上,她塞与我就走了。我想着送回去,可都走到门口了,就偷懒拎进来了。六姑姑,你莫生气……”
李晴冷哼一声,却没甩开李青瑶的手。
李青瑶见有戏,顺势坐到李晴身边,缠着李晴问她在看什么书。李晴一脸的不耐烦,嘴角却不自觉的往起扬了扬,细心的指词句给李青瑶看。
一冷一热腻到小喜来唤李青瑶回去试衣裳首饰,才算分开。
碧桃一见琉璃把食盒拿起,可怜兮兮的用小手拉了拉李晴的衣袖。
李晴回瞥一眼,终是对李青瑶道,“拎都拎来了,再拎回去好似我撵你了一样。”
琉璃连忙把手松开了,李青瑶也顺势说送与李晴尝尝。
李晴重新把书拿起,别有意味的提点了下,“一来一去的,别失了身份,也失了规矩。”
李青瑶人精一样,怎么会听不懂这话的意思。孩子气的晃了晃李晴的胳膊撒完娇,出去了。
碧桃目送这主仆两人走过拱门再看不到,欢欢喜喜的把食盒打开。单层的食盒里面只放了一只精巧的白瓷盘。上面错落有致的摆了十只晶莹剔透的桂花糕,色泽鲜艳,一看便有食欲。
也不让李晴,碧桃就上手捏起一块放到口中。入口即化的甜糯让她眯起了一双闪闪发亮的眸子。
一连吃了两块,碧桃心满意足的赞道,“二姑娘的手艺真好,这桂花糕甜而不腻,好吃极了。”
李晴瞥过去一眼,用帕子掩着口鼻淡然道,“糕如其人。”
“哎呀,姑娘,我知道你是羡慕自己手艺没二姑娘的好。”碧桃一口一个又吃了两块,笑眯眯的揶揄主子,“你明说就好了,这里又没有外人。”
李晴美眸一扫,对碧桃甜甜的笑了,“既是好吃,你多吃些。”
碧桃僵住了,她可不认为李晴的笑容甜美,只觉得毛骨悚然,“姑,姑娘……你想干什么?姑娘,你欺负我我可会哭给你看!”
李晴挑挑眉,捏起一块小糕递到碧桃面前,“闻着可香?”
碧桃下意识的后退,万分惊恐的点点头。
“吃着可甜?”
碧桃视线放在糕点上,再点头。
“那……品着可涩?”
碧桃品品舌侧,甜糯下去后,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涩。于是,再点头。
“这就对了。”把那块桂花糕扔回盘子,扭过头去继续看《百草经》,冷然道,“这糕里加了巴豆,为了掩盖味道,所以多放了桂花蜜。怕腻,又加了些许香草……好了,你可以滚去茅房。今天不要出现在我面前,我嫌弃。”
碧桃小脸一扭,腹中痛了起来。她边抱着肚子往茅房跑,边道,“呜呜,姑娘你好狠的心……”
“贪吃,活该。”
李青瑶没直接走,而是再去见了宋婆子。老祖忙不见她是一回事,可她若是真就这样走了,便是失了规矩,失了身为重孙的身份。
得知老祖已经礼完佛歇息了,李青瑶道,“那便让我去佛堂去磕个头吧,不然我心中慌的很。”
宋婆子没再阻拦,带着李青瑶往老祖日常礼佛的地方去。
尚书府后院并无佛堂,所以老祖礼佛的地方只是一个平常的小屋子,与别的房间并无不同。
可真踏进去,李青瑶惊讶了。
老祖礼佛的屋子里,竟是连一尊佛像都没有。只有一个供台,上面摆着香炉莲花灯等拜佛之物。
这……
宋婆子似是看出李青瑶的疑惑,垂着眼眸回道,“老祖说过,心中有佛,处处为佛。心中无佛,便是塑个金身也不过是欺他人之眼,蒙自己之心。”
李青瑶暗暗点头,不由得心生敬畏。
万物由心而生,心生善则生善,心生恶则生恶。
走到供台前跪下,李青瑶规规矩矩的磕了个三个头。
她不信佛,心里也没什么善念,此时能跪在这里无非是老祖对她有用罢了。
磕完头起身,眼眸下意识的向供台上一看,只见一张大字落入眼中。纸上笔迹仓劲有力,点墨未干,似刚写完不久。
“人世作恶阳寿尽,阎罗殿前身受苦。”
李青瑶默默念完,心中一震,如似雷劈般呆滞在那里。
眼前似浮现出地狱种种,凶刀炙火,残肢断身……
似过了一个轮回那样长的时间,李青瑶被宋婆子叫得回过神来时,身上已是渗出一层薄汗。
“三姑娘,老祖说您既是喜欢这幅字便送您了。”宋婆子将那大字卷好塞与李青瑶手中,又道,“老祖还说,宫宴前,三姑娘不必过来了。最好,以后也别过来了。”
李青瑶惨白着脸,匆匆一福,逃也似的离开了。